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国产无码黄色网站,小泽玛莉亚一区二区视频在线,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guī)速遞

  • 《孝經(jīng)》古今價值芻議

    余育德黃翹云 已閱16950次

    查看此書介紹或購買此書


    孝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傳統(tǒng)之一。但近百年來,孝的觀念日益淡化。其原因如下:一是因為戰(zhàn)爭時期當務之急是革命奪權(quán)和抗日,孝文化問題還提不上日程;二是因為一般視孝為封建宗法倫理道德觀念,誤以為其對現(xiàn)代社會的建設已無大意義。自以胡錦濤同志為首的黨中央提出建設和諧社會以來,以孝子董永的故鄉(xiāng)--湖北孝感市為代表的一些地區(qū),開始研討孝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意義和作用的問題,許多理論與實際密切結(jié)合的文章使人讀后頗受啟發(fā)。本文試圖就如何正確對待孝的原典--《孝經(jīng)》作一闡釋,以對孝的歷史和現(xiàn)實價值作些探討。
    一、孝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人倫
    孝,形成于人類文明之始,在漫長的奴隸社會中逐步發(fā)展成為人類共同的首要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并成為文明的重要標志;在向封建社會轉(zhuǎn)變時期,我國升華出了經(jīng)典文獻--《孝經(jīng)》!缎⒔(jīng)》是人類文明發(fā)展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它標志著人不僅以制造工具與動物相區(qū)別,而且以有了成熟的愛和親情與蒙昧野蠻時代的人相區(qū)別。孝是宗法社會中一種基礎性的價值觀念與實踐。對于封建宗法社會,人們往往持否定態(tài)度,以為那是陳芝麻爛谷子了。其實不然,封建宗法社會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它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明,并使我國一度領先于西方更何況我國的封建社會較之歐洲等地區(qū)。因此一方面,它曾程度不同地被歷代君王用作維護自己統(tǒng)治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又在創(chuàng)造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尤其是所謂和諧盛世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其所以如此,絕非君王主觀意愿所致,乃因其確有自身的價值意義。 《孝經(jīng)》是論孝的儒家經(jīng)典。《孝經(jīng)》著于約2500年前,是對2000多年前人倫關(guān)系的總結(jié)和升華,在整個封建社會中發(fā)揮了安定家庭社會的重要作用。 《孝經(jīng)》取孔子與其學生曾子對話的形式論述,共18章,但僅1800余字,是儒家經(jīng)典中字數(shù)最少的;其大體可分為四個部分:一是側(cè)重于講義理源流的開宗、三才、感應三章;二是分別講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基本孝道的五章;三是側(cè)重講以孝治國功能的孝治、圣治、事君三章;四是側(cè)重講行孝方法和孝教的紀孝行、五刑、廣要道、廣至德、諍諫、喪親六章。 現(xiàn)在,我們把這一歷史文獻拿出來重新評價,當然不能全盤肯定或否定,而只能是持“揚棄”的科學態(tài)度--既肯定其應有的歷史價值并發(fā)揚其現(xiàn)實意義,又否定和拋棄其歷史和現(xiàn)實的負面價值,以期古為今用,推動我們今天社會的發(fā)展。 孝,作為人倫關(guān)系的價值規(guī)范,具有普世性和永恒性;但被引申為政治規(guī)范后,在許多情況下往往發(fā)生變質(zhì)!缎⒔(jīng)》中說:“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引文凡未注出處者均見《孝經(jīng)》)即孝源于和取法于天地,行孝乃天經(jīng)地義之大事,這是毫無疑義的,是對孝的價值意義客觀而正確的評價。有人總覺得孝只不過是倫理道德規(guī)范之一,喻之為天經(jīng)地義,未免言過其實。其實。孝確是天經(jīng)地義之一,如果認識達不到這個高度,那只能說是自己對人倫關(guān)系的理解還不夠水準!疤旖(jīng)地義”有三解,一是自然及其規(guī)律;二是上天神界及其對自然和人類的主宰;三是形容事物之高遠和必然等?鬃又饕闷渲搁L幼老少人倫關(guān)系的必然性,化為人的行為指南,即必須的規(guī)律和原則。因為孔子在他那個時代,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和否定神鬼迷信,卻采取了非常明智的態(tài)度,即《論語》中說的“敬鬼神而遠之”和“不語怪力亂神”。在大家都說有上天神靈和地下鬼界的當時,他卻偏偏不講神鬼,并形成了基本求實的人倫道德思想體系,難能可貴,實在稱“圣人”。
    孝作為必然的人倫關(guān)系,是從上下輩血親關(guān)系中引出的,是一切人都應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所謂“父子之道,天性也”,即父母子女相愛是人性之自然。因為“故親生之膝下,以養(yǎng)其父母日嚴。圣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圣人之教,不肅而成”,即孝順之心,是從小在雙親膝下玩耍時就開始形成的,圣人因勢利導教之以孝,并不需要非常嚴肅而費勁地從事!肮什粣燮溆H,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比绻粋人不敬愛其雙親,而敬愛他人,那是有悖常情常理,非君子之德,倒可能是一種矯情,是不為君子所看重的。 孝在漢字字義學上就體現(xiàn)著這種血親關(guān)系。上老下子合成的孝是個會意字,形象地表明了老人與子女--上輩與下輩之間的血緣關(guān)系。亦即老一輩的父母,生養(yǎng)了小一輩的子女。老一輩生養(yǎng)子女,可以說是一種家庭和社會義務;反過來,子女敬養(yǎng)老人,則是責無旁貸的責任。養(yǎng)育在先,孝敬在后,孝乃是對生養(yǎng)的一種應有回報。 有人說,子女只不過是父母性欲的副產(chǎn)品,不值得把父母子女的關(guān)系神圣化。這是很片面和缺乏人性的。誠然,性欲是正常成熟男女的必然行為,許多人都并非先想到和愛那個還只是個x的小生命才發(fā)生性行為的,而是先有性愛,然后才有結(jié)晶--子女的。講出性交導致懷孕生育并非揭示了什么偉大真理。但父精母卵一旦結(jié)晶,從胚胎、生育到成長,無不充滿著父母對子女的愛,并化為辛勤的撫育和終身無比的關(guān)懷!這種血緣親情之愛,就是父母子女關(guān)系的本質(zhì)。性欲論把父母子女的關(guān)系完全生物化,顯然是只知其自然性的一面,而不知其社會的一面! 愛就是孝的本質(zhì)之所在。父母給予了子女終身的至愛,孝也就是子女對父母之愛的應有回報!缎⒔(jīng)》就是從愛的角度論孝的。所謂“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等,即要愛自己的父母親人,而這種愛就是人性和人類之愛的體現(xiàn);沒有人性和人類之愛精神者,是既不會孝敬父母,更不會推己及人地愛其他人,而只能是一個“拔一毛利天下不為”或西方人說的“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的極端個人主義者。一個不孝之子,可以說是沒有人格的。社會上就往往痛斥不孝子女為“禽獸不如”。古人說“羊羔尚且跪乳,烏鴉尚且反哺,何況人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禽部》中還說:“慈鳥: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笨梢,如果不孝敬老人,確可以說是枉為人。 《孝經(jīng)》是從“至”、“本”、“始”、“終”四方面論證孝的:
    1.“至”即最高和最重要的價值觀和規(guī)范之意。所謂“至德要道”亦即孝是至極之德,至要之道,可用以治理天下,求得人民和睦相處。曾子聽了孔子的教誨后問道:“敢問圣人之德,無以加于孝夫?”這是在領悟基礎上的進一步求解。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即肯定地回答了孝的重要性,因為天地自然之中,人是最可寶貴的,而行孝則是人性的極致。
    2.“本”即根本和本源之意。所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亦即孝猶如參天大樹之根,是一切道德及有關(guān)教育的出發(fā)點;
    3.“始”即孝既崇高又易行,所謂“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币嗉葱⒌钠鹗键c在于愛惜自己的身體,因為身體--直至細微到頭發(fā)和皮膚(用現(xiàn)代話說是直到每一個細胞基質(zhì))都是父母授予的;子女的健康和安全是父母關(guān)心和揪心的。常言道:“傷在子女身上,疼在父母心上”,因此愛惜身體,注意健康,以免傷父母心,便是孝的根本性起點;
    4.“終”即孝也是人生價值和追求的終點。所謂“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亦即一個人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并指導自己逐步成就一番事業(yè),為后世子孫所景仰,并使人們也懷念其父母的養(yǎng)育之功,就是做到了最高的孝。因為這就給了父母以最大的安慰,也正是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二、“孝治天下”,一分為二
    孝,本是父母子女及上下輩之間人倫關(guān)系的范疇和規(guī)范,但《孝經(jīng)》同時大講“以孝治天下”,就在很大程度上予孝以政治化了。倫理政治化是孔子及儒家學說的一大特點,也是一大弱點。作為弱點,其主要表現(xiàn)在把講得頗有道理的倫理思想引申到政治領域后,往往就成了保守落后的形而上學之論,并在客觀上有強烈的“阿貴”色彩,被當政者用作維護腐朽統(tǒng)治的工具。因此,對其有關(guān)政治性的論述,要作一分為二的評價。
    1.把孝作為普遍性的道德修養(yǎng)和行為規(guī)范,確實有利于形成比較和諧的局面;統(tǒng)治者以身作則重孝和孝治,也有確助于緩和社會矛盾,求得社會穩(wěn)定,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孝經(jīng)》強調(diào)“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加于百姓,和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奔刺熳蛹纫獝劬醋约旱母改,又要具有普愛精神,不輕慢百官百姓的老人;如果天子真正做到了愛敬其親,其身教之德就會影響到臣下和百姓,傳播于四海;凡是能做到這個程度的,所治理的社會一般也就相對穩(wěn)定、和睦、繁榮。我國歷史上許多帝王都標榜孝,以孝為年號者達13人。 漢初,為了改變戰(zhàn)國至秦造成的戰(zhàn)亂不已、經(jīng)濟凋敝、人心不古、民不聊生的局面,高祖劉邦就開始提倡重德重孝,封其父為太上皇;呂后和惠帝時,開始舉孝悌、力田者授官,并首次表彰孝悌、力田者;文帝廢了“連坐法”,還為小小的淳于緹縈姑娘上書救父所感,下了《除肉刑詔》,把砍腳、割鼻等刑法改為打板子,從而開創(chuàng)了史稱“文景之治”的盛世。 到了“獨尊儒術(shù)”的漢武帝時,正式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政綱!芭e孝廉”就從用人制度上保證了孝政的貫徹落實;“推恩令”以孝為旗幟,解決了諸王坐大、割據(jù)分裂的危局,表面上是使皇恩也及于長子以外的劉氏子孫,實則諸子封侯受地,為“削分封,行郡縣”創(chuàng)造了條件;解決好內(nèi)政問題,就為更好解決外敵入侵、周邊叛亂并實現(xiàn)國家大一統(tǒng)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武帝主政期間可以說是文治武功俱盛的。 清康熙、乾隆也是著名的重孝帝王。清建國后,內(nèi)憂外患重重,如鰲拜專權(quán)于朝,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漢人反滿斗爭不斷,臺灣和邊疆分立,三藩叛亂;嚴厲的海禁使經(jīng)濟萎靡不振等。雄才大略的少年天子,16歲時擒鰲拜,廢輔政,收回皇權(quán);撤三藩,平叛亂,穩(wěn)定政局;實行滿漢融合大政,尊崇漢儒文化,開放海禁,從而開創(chuàng)了走向繁榮的局面。 康乾重漢儒文化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重孝,其先后四次的“老人宴”或稱“千叟宴”是具有典型意義和戲劇性的;手I宣布設宴目的是:“曉諭鄰里,須先孝悌,倘天下皆知孝悌為重,此誠移風易俗之本! 康熙60大壽時,各地到京祝壽的人很多,包括一些高齡老人。時值初春,乍暖還寒,康熙即下令太醫(yī)探視身體不適老人,“以示朕愛養(yǎng)耆老之意”;壽慶之日,他不是高座受賀,而是屈尊親至各處龍棚,讓老人就地接駕;禮畢他親奉太后回宮,沿途官民數(shù)千人列拜。他發(fā)現(xiàn)鑲藍旗蒙古副都統(tǒng)賴都90歲老母率子孫列拜,就停輦賜壽桃食品慰勞,并下令賜設“老人宴”,還分70、80、90以上3個年齡段,賜累加的錦絹和銀兩。賜宴之日,康熙命皇子皇孫及宗室子弟50多人為老人奉茶。 類似的“千叟宴”,康熙和乾隆各主持兩次。乾隆更把孝經(jīng)列為十三經(jīng)之一?滴跚≈匦,也是形成“康乾盛世”的原因之一。
    2.把孝引申為忠君,則既不倫不類,也導致了統(tǒng)治階級把孝的倫理規(guī)范工具化。 《廣揚名章》中說:“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順可移于長”;在《士章》中又進一步說:“資于事父而事母愛同,資于事父而事君敬同。”父母子女是血緣和養(yǎng)育關(guān)系的體現(xiàn),把愛母提升到愛父一樣的高度,具有從母子關(guān)系上首先打破男尊女卑思想的意義;“移于長”屬推己及人,既愛敬自己的父母,也要愛敬他人的父母;而移到君臣君民關(guān)系上,要求像敬事父親一樣敬事君王,卻沒有講出做這種引申的道理,而只是一種生硬勉強的類推和比附。這在君臣君民關(guān)系中并無血緣和養(yǎng)育親情內(nèi)涵的條件下,就太勉強了。根據(jù)不通的類推和比附,作出“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的論斷就不是什么理論,而只是強行要人愚忠于君、盲順于長的獨斷論了;接著又說:“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示”就在客觀上潛含了教唆人以愚忠盲順自保和進而求升官發(fā)財?shù)淖运阶岳睦砗蜋?quán)術(shù)。 《紀孝行章》中說:“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xù)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边@里說父母子女相互之愛,是天生的,因為其中有傳宗接代、綿延家族的意義;但接下來的“君臣之義”與之便沒,有必然聯(lián)系了,社會上的確有嚴父慈母之說,父之嚴怎么就似君呢?即使似君,而實非君,因為父子并非政治關(guān)系!只因作者一個并不恰當?shù)念惐,就憑空生出了“君臣之義”,太勉強了。
    顯然,君臣、君民的關(guān)系就是政治關(guān)系。政治關(guān)系主要以利害論,而不能以親情論。因為君上是社會政治制度的代表,臣下和百姓對君王的態(tài)度,是以其所代表社會政治制度好壞為轉(zhuǎn)移的。恩格斯非常欣賞黑格爾“凡是現(xiàn)實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現(xiàn)實的”的名言。這句話曾被廣泛地誤解為是為當時腐朽的統(tǒng)治者作辯護和唱頌歌。恩格斯在《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jié)》一書中指出:“但是,根據(jù)黑格爾的意見,現(xiàn)實性根本不是某種社會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環(huán)境和一切時代所固有的屬性”;“凡人類歷史領域內(nèi)的一切現(xiàn)實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變成不合理的東西--在人們頭腦中是合理的一切,一定要變成現(xiàn)實的”。恩格斯還結(jié)論說:“凡是現(xiàn)在存在的一切,都是應當滅亡的。”據(jù)此可見,臣民對君上態(tài)度應該是,當君上及所代表的社會政治制度反映人民利益時,他就是好的和值得愛戴擁護的;反之,當其失去了人民性,而代表腐朽沒落的社會政治制度時,他就是不好的和不值得愛戴擁護的,人們并應該起而推翻他及其社會政治制度。但中國的特點是,儒家視君如父,臣民盲目信從君上的毒害太深了,而歷代統(tǒng)治者恰恰是非常自覺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因而也就維持了封建社會遠比西方久遠的存在。如果說儒家的政治倫理作為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遠較西方中世紀的宗教神權(quán)要高明--曾經(jīng)推動中國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世紀文明--那么,也正是由于儒家政治倫理被封建統(tǒng)治者所利用,起了麻痹人民斗志的消極作用,使中國缺乏一場類似于西方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的必要運動,即使中國嚴重遲滯了走向資本主義和工業(yè)化的進程,從而導致了近代史上的落后挨打。
    不僅如此,《卿大夫章》中還強調(diào):“非先王之法服不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奔创⒋、言、行一切都要法先王,不能越雷池一步,則是十分保守落后的精神狀態(tài),保身有余,造福不足。 此外,《孝經(jīng)》還夾雜了一些唯心迷信的東西,也是應予批判拋棄的。感應章中說:“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边@從天子重孝悌可以感化臣下和百姓出發(fā),卻滑進了唯心迷信的泥坑。因為宗廟致敬不過是寄托活人哀思的一種形式而已,并無所謂通于鬼神之事。鬼神本來就是虛構(gòu)的,又何來相通呢?
    三、發(fā)揚孝道,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人倫意義上孝的價值永恒。但在我們革命年代,因為是進行推翻舊政權(quán)的劇烈斗爭,孝的倫理道德建設就還沒有被提上日程。但在進入和平建設時期之后,我們也因認為其是一種封建宗法意識形態(tài),而沒有給予必要的關(guān)注。其實,封建宗法社會是人類文明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中國延續(xù)了約2400年,創(chuàng)造了以四大發(fā)明和儒家思想為代表的燦爛文化,這是能夠一概忽視或否定的。沒有封建宗法文明,又何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文明呢?突出所謂階級斗爭--特別是“文革”中,提倡所謂“六親不認”的造反精神,更攪亂了正常的人倫關(guān)系。這也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天下大亂,社會經(jīng)濟文化大倒退的原因之一。 以胡錦濤同志為首的黨中央提出建立和諧社會,首先要在一些基本的社會問題上逐步形成共識,其中包括對孝的認識和踐行,也包括對有關(guān)孝的原典的正確認識。 如果我們對上述之“孝是‘天經(jīng)地義’的永恒人倫”和“孝治天下”一分為二的論證是基本正確的,那在以之推動我們當代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就要發(fā)揚光大這一永恒人倫在治理社會中的積極作用,其主要有以下三點:
    1.要認真廣揚孝道至德。《孝經(jīng)》用《廣要道》、《廣至德》、《廣揚名》、《諫諍》四章專論了孝教,表明了其對治理社會國家的重要性。 《廣要道》中說:“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即想要人民相親相愛,沒有比進行孝的教育 與踐行更好的方法;其他禮、悌、樂的教育和實踐也各有特定的作用,四者共同 是治理國家社會的重要手段。 《廣至德》中說:“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 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 人君者也!边@是進一步講孝敬之教,并非要到家里去面教,只要讓他知道事父 之道、事兄之道、事主之道,就等于是敬天下父兄和君上了。 《廣揚名》中說:“是以行成于內(nèi),而名立于后世矣!奔葱⑹紫刃纬捎趦(nèi)在 的心性,并踐之于個人的行為。但認真地行孝,就能做到揚名聲顯父母。大家都 這樣做,社會也就趨向于穩(wěn)定、和諧、繁榮了。 《諫諍》中說:“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故當 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即當父、君、長有不當之舉時,諫諍 就是孝?鬃虞^具體地論述了,諫諍對于天子“雖無道,不失其天下”;對于諸 侯“雖無道,不失其國”;對于大夫“雖無道,不失其家”;對于士“則身不離于 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奔淳、諸侯、大夫雖無道,卻所以還不 至于失天下、國、家者,就是因為有敢諫的下屬,如果父有能爭諫的兒子,就不 會犯不義的錯誤。
    2.要認真發(fā)揚“五行”、“三不”的精神!拔逍小笔牵骸靶⒆又掠H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叭弧笔恰熬由喜或,為下不亂,在丑不爭”。即官高也要誠心地孝敬父母;地位低就要敬事長上;在群眾之中要和平相處。因為不敬長上和與人相爭都是令父母擔憂的,是為不孝。 “五行”、“三不”都是為人子女應盡的孝心和孝行,看起來樸實簡單,做起 來則要以對雙親有較強的真實情感為前提。對現(xiàn)今一些嬌生慣養(yǎng)的獨生子女來 說,這確是很值得注意的問題。只有認真解決好了子女盡孝的問題,全社會上 “老有所養(yǎng)”的問題才能解決好;否則,盡管國家和社會能從經(jīng)濟上幫助老人,也無法代替子女的應給予的必要精神安慰。
    3.教育與法規(guī)并重,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兩個基本手段。 《孝經(jīng)》的一大特點是把教育與刑法連接了起來。《五刑章》說:“五刑之屬 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無上;非圣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 亂之道也!蔽逍逃卸喾N說法,《周禮·秋官·大司寇》中說:“以五刑期糾萬 民”,指以野刑--農(nóng)事法規(guī)、軍刑--軍事法規(guī)、鄉(xiāng)刑--自治法規(guī)、國刑 --禮典。其中“要君”、“非上”屬政治性的,要具體分析,已如前述。對“非 孝無親”要追究較重的法律責任,這是我們可以參考的。因為父母養(yǎng)育子女、子 女贍養(yǎng)父母,都既是家庭義務,也是社會性責任;不孝是違背所應承擔的義務和
    責任的,也應適當追究法律責任。否則,僅僅作為倫理道德看待,太缺乏剛性和約束力。 總之,我們應該發(fā)揚孝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探索和創(chuàng)造社會主義條件下孝道理論和規(guī)范,并藉以推進今天的和諧社會建設。
    摘自:文兵主編《價值多元與和諧社會》

    聲明:該書摘由本站掃描錄入,僅供介紹圖書使用,錯誤在所難免,引用時請與原書核對。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 狠狠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天天插狠狠插| 日韩欧美小黄片| 欧美片| ⅹxoo少妇熟妇| 一区二区三区www| 性感少妇想要看中国少妇性爱片| 护士猛少妇色xxxxx猛叫|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欧美91| 操碰麻豆| 男人天堂色|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一本久久综合| 日韩精品电影| 亚洲熟妇综合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bbbbb精品人妻| 国产精品9999| www..com.婷婷五月天| 国产三级久久| 欧美黄片在线观看| 美女销魂少妇顶级少妇图片| 欧美三级真做在线观看| 欧美黄色一级| 欧美日韩另类经典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黄片在线播放| 欧美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一二区| 美国日本久久久久久| 99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日本色图久久青青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不卡| 91亚洲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