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軍 ]——(2012-7-12) / 已閱19883次
[2][日]五十嵐清:《人格權(quán)法》,鈴木賢等譯,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第9頁,第116頁。
[3][德]拉倫茨:《德國民法通論》,王曉曄等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頁。
[4]同注3引書,第158頁。
[5]同注2引書,第9頁,第117頁。
[6][德]梅迪庫斯:《德國民法總論》,邵建東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00頁。
[7]同注3引書,第166頁。
[8]同注3引書,第170頁。
[9]同注3引書,第169頁;同注6引書,第796頁。
[10]馬俊駒:《人格和人格權(quán)理論講稿》,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26-466頁。
[11]同注10引書,第426 - 466頁。
[12]同注3引書,第158-159頁。
[13]同注2引書,第9頁,第125頁。
[14]同注2引書,第9頁,第125頁。
[15]袁雪石:“姓名權(quán)本質(zhì)變革論”,載《法律科學(xué)》2005年第2期。
[16]同注2引書,第9頁,第124頁。
[17]同注6引書,第795頁。
[18]同注2引書,第9頁,第119頁。
[19]劉遠征:“論作為自己決定權(quán)的姓名權(quán)”,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第2期。
[20]張俊浩主編:《民法學(xué)原理》(上),中國政法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148頁。
[21]我國許多人認為姓名權(quán)屬于絕對權(quán)。
[22]同注2引書,第9頁,第126頁。
[23]同注6引書,第797頁。
[24]同注2引書,第9頁,第118頁。
[25]同注1引書,第160頁。
[26]同注6引書,第796頁。另見同注1引書,第167-170頁。
[27]同注1引書,第169頁。
[28]同注1引書,第160頁。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xué) 教授)
出處:《比較法研究》2012年第1期
總共3頁 [1] [2] 3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