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7193
- 書名:法律方法論(全3卷)
- 作者:孔祥俊著
- 出版社:人民法院
- 出版時間:2006年12月
- 入庫時間:2006-12-24
- 定價:120
圖書內(nèi)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實踐,具有濃厚的實踐氣息,但并不囿于實踐;既注意以理論指導(dǎo)實踐,又注意將實踐上升為理論,強調(diào)理論的可適用性和實踐的鮮活性。共分為三卷。
圖書目錄
法律方法論(第一卷)
--法律規(guī)范的選擇與適用
前言…………………………………………………………………(1)
緒論:法律方法--探求法律答案的路徑………………………(1)
第一章 審理案件的法律依據(jù)…………………………………(25)
第一節(jié) 法的界定與審判依據(jù)………………………………(27)
第二節(jié) 法律淵源與審判依據(jù)………………………………(33)
第三節(jié) 憲法的司法適用問題………………………………(42)
第四節(jié) 行政法規(guī)作為審判依據(jù)問題………………………(49)
第五節(jié) 規(guī)章的法律地位與參照適用………………………(58)
第六節(jié) “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78)
第七節(jié) 法律解釋的審判依據(jù)意義…………………………(91)
第二章 非正式法源與審判依據(jù)………………………………(103)
第一節(jié) 非正式法律淵源概述………………………………(105)
第二節(jié) 政策或者公共政策…………………………………(110)
第三節(jié) 習(xí)慣與習(xí)慣法………………………………………(116)
第四節(jié) 一般法律原則的法源地位…………………………(130)
第三章 法律規(guī)范的沖突與適用規(guī)則…………………………(149)
第一節(jié) 法律規(guī)范的“不一致”與“相抵觸”……………(151)
第二節(jié) 國外法律規(guī)范沖突規(guī)則比較………………………(160)
第三節(jié) 我國法律規(guī)范沖突的適用規(guī)則……………………(166)
第四節(jié) 法院在法律規(guī)范沖突中的選擇適用權(quán)……………(168)
第五節(jié) 法律規(guī)范沖突的裁決機制與備案審查……………(201)
第四章 異位法沖突的適用規(guī)則………………………………(207)
第一節(jié) 上位法與下位法的一般關(guān)系………………………(209)
第二節(jié) 上、下位法律規(guī)范相抵觸的認(rèn)定…………………(218)
第三節(jié) 實施性規(guī)定與上位法的適用關(guān)系…………………(241)
第四節(jié) 異位法適用的幾個特殊問題………………………(254)
第五章 同位法相沖突的適用規(guī)則……………………………(263)
第一節(jié) 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 ………………………………(265)
第二節(jié) 變通規(guī)定與原規(guī)定的適用關(guān)系……………………(283)
第三節(jié) 后法優(yōu)于前法的適用規(guī)則…………………………(300)
第四節(jié) 部門規(guī)章與地方性法規(guī),中突的選擇適用…………(303)
第五節(jié) 部門規(guī)章與地方政府規(guī)章沖突的選擇適用………(316)
第六節(jié) 部門規(guī)章沖突的選擇適用…………………………(318)
第六章 時間效力與適用規(guī)則…………………………………(327)
第一節(jié) 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與例外……………………(329)
第二節(jié) 實體從舊、程序從新與空白追溯…………………(340)
第三節(jié) 從新從優(yōu)與從新從輕………………………………(349)
附論 審理行政案件有關(guān)法律規(guī)范的選擇與適用……………(369)
法律方法論(第二卷)
--法律解釋的理念與方法
第一章 法律解釋概述…………………………………………(491)
第一節(jié) 法律解釋及其原因………………………………(493)
第二節(jié) 法律解釋與法律適用的關(guān)系………………………(503)
第二章 法律解釋的基本特性…………………………………(515)
第一節(jié) 注疏性、判斷性與超然性…………………………(517)
第二節(jié) 法律解釋的創(chuàng)造性…………………………………(523)
第三節(jié) 法律解釋的造法性…………………………………(528)
第四節(jié) 法律解釋的價值衡量性 …………………………(536)
第五節(jié) 法律解釋的靜態(tài)性與動態(tài)性………………………(548)
第六節(jié) 法律解釋答案的惟一性與非惟一性………………(555)
第三章 法律解釋權(quán)的演變、現(xiàn)狀與趨向……………………(567)
第一節(jié) 法律解釋權(quán)的演變…………………………………(569)
第二節(jié) 英美法官解釋法律的當(dāng)然職權(quán)……………………(582)
第三節(jié) 大陸法系由立法者解釋到司法者解釋……………(599)
第四節(jié) 我國法院的法律解釋權(quán)……………………………(623)
第五節(jié) 福利國家與當(dāng)代司法解釋權(quán)的擴張………………(630)
第四章 我國法律解釋的體制及法律地位……………………(637)
第一節(jié) 立法解釋與應(yīng)用解釋………………………………(639)
第二節(jié) 法律解釋的形式……………………………………(643)
第三節(jié) 法律解釋的法律效力………………………………(655)
第五章 法律解釋的目的………………………………………(665)
第一節(jié) 主觀說與客觀說的分歧……………………………(667)
第二節(jié) 德國與法國的解釋目的學(xué)說………………………(681)
第三節(jié) 美國的主觀說、文本說與動態(tài)說…………………(688)
第四節(jié) 我國法律解釋目的分析……………………………(707)
第六章 法律解釋方法比較……………………………………(719)
第一節(jié) 法律解釋方法概述…………………………………(721)
第二節(jié) 各種法律解釋方法…………………………………(728)
第三節(jié) 各類解釋方法的適用條件…………………………(735)
第四節(jié) 英美國家法律解釋方法……………………………(739)
第五節(jié) 大陸法國家法律解釋方法…………………………(750)
第六節(jié) 歐盟法院法律解釋方法……………………………(766)
第七節(jié) 法院法律解釋資料之比較…………………………(770)
第八節(jié) 我國法律解釋方法與法律解釋資料………………(783)
第七章 文義解釋方法…………………………………………(787)
第一節(jié) 文義解釋概述………………………………………(789)
第二節(jié) 文義解釋的優(yōu)先性…………………………………(793)
第三節(jié) 通常語言與專業(yè)術(shù)語的關(guān)系………………………(798)
第四節(jié) 文義解釋的變動性與非孤立性……………………(813)
第五節(jié) 不拘泥文義、荒謬結(jié)果與改正文本錯誤…………(819)
第六節(jié) 同一法律術(shù)語的解釋規(guī)則…………………………(822)
第七節(jié) 國外文義解釋之比較………………………………(830)
第八章 體系解釋方法…………………………………………(835)
第一節(jié) 一則典型案例的啟示………………………………(837)
第二節(jié) 法律規(guī)范的語境化…………………………………(840)
第三節(jié) 合憲解釋與體系解釋………………………………(847)
第四節(jié) 內(nèi)在的價值體系與法律解釋………………………(861)
第五節(jié) “闡釋的循環(huán)”與語境解釋………………………(863)
第九章 歷史解釋與目的解釋…………………………………(867)
第一節(jié) 歷史解釋……………………………………………(869)
第二節(jié) 目的解釋……………………………………………(877)
第十章 限縮解釋與擴張解釋…………………………………(887)
第一節(jié) 限縮解釋……………………………………………(889)
第二節(jié) 擴張解釋……………………………………………(899)
第十一章 社會學(xué)解釋方法與“兩個效果的統(tǒng)一”…………(903)
第一節(jié) “兩個效果的統(tǒng)一”與社會學(xué)解釋的關(guān)系………(905)
第二節(jié) 概念法學(xué)、社會法學(xué)與法律解釋方法……………(910)
第三節(jié) 正確理解“兩個效果的統(tǒng)一”……………………(918)
第十二章 同一解釋原則………………………………………(937)
第一節(jié) 同一解釋原則概述…………………………………(939)
第二節(jié) 我國對同一解釋原則的適用………………………(960)
第十三章 法律解釋的比較方法………………………………(969)
第一節(jié) 比較法在裁判中的運用……………………………(971)
第二節(jié) 在裁判中如何對待外國法…………………………(981)
第十四章 例示性規(guī)定的解釋規(guī)則……………………………(989)
第一節(jié) “等”字規(guī)定的學(xué)問………………………………(991)
第二節(jié) 例示性規(guī)定的解釋困境……………………………(997)
第三節(jié) 例示性規(guī)定的解釋規(guī)則 …………………………(1000)
第十五章 反對解釋等特殊解釋規(guī)則………………………(1009)
第一節(jié) 反對解釋………………………………………(1011)
第二節(jié) 當(dāng)然解釋…………………………………………(1013)
第三節(jié) 明示其一即排斥其他……………………………(1018)
第十六章 法律解釋與憲法、法律原則及其他……………(1023)
第一節(jié) 憲法、法律原則與法律解釋…………………(1025)
第二節(jié) 影響法律解釋的特殊因素………………………(1034)
第十七章 法律解釋方法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1043)
第一節(jié) 不同解釋方法的互補關(guān)系 ………………………(1045)
第二節(jié) 不同法律解釋方法序位性之比較………………(1049)
第三節(jié) 我國法律解釋方法的優(yōu)先關(guān)系 …………………(1069)
附論 多種法律解釋方法的同時并用………………………(1075)
法律方法論(第三卷)
--裁判模式、 自由裁量與漏洞填補
第一章 法律的常規(guī)適用與非常規(guī)適用……………………(1091)
第一節(jié) 法律的常規(guī)適用 …………………………………(1093)
第二節(jié) 法律的非常規(guī)適用 ……………………………… (1026)
第三節(jié) 法律適用的復(fù)雜性與辨證性……………………(1155)
第二章 法律適用的形式性與實質(zhì)性………………………(1171)
第一節(jié) 司法的形式性與實質(zhì)性的界分…………………(1173)
第二節(jié) 形式性與實質(zhì)性的價值和空間…………………(1180)
第三節(jié) 我國法律適用的形式性與實質(zhì)性………………(1183)
第三章 自由裁量與利益衡量………………………………(1199)
第一節(jié) 自由裁量的必要性………………………………(1201)
第二節(jié) 裁量與規(guī)則的關(guān)系………………………………(1219)
第三節(jié) 自由裁量的約束性………………………………(1229)
第四節(jié) 裁判中的利益衡量………………………………(1262)
第五節(jié) 公正與秩序的利益衡量…………………………(1277)
第四章 司法中的政治考量與政治智慧……………………(1289)
第二節(jié) 司法的中立性與政治性…………………………(1291)
第二節(jié) 政治在司法中的作用 ……………………………(1302)
第三節(jié) 司法與政治智慧…………………………………(1319)
第五章 司法中的學(xué)術(shù)觀點與裁判意見……………………(1333)
第一節(jié) 裁判意見與學(xué)術(shù)觀點的關(guān)系……………………(1335)
第二節(jié) 跨越“自我”與“非我”的鴻溝………………(1347)
第六章 司法裁判中的“求真” ……………………………(1359)
第一節(jié) 對法律前提認(rèn)識的誤區(qū)…………………………(1361)
第二節(jié) 法律前提的“破”與“立” ……………………(1365)
第三節(jié) 司法中的實用主義………………………………(1377)
第七章 法律漏洞概觀………………………………………(1389)
第一節(jié) 法律漏洞界說.…………………………………(1391)
第二節(jié) 是否存在計劃安排的漏洞………………………(1407)
第三節(jié) 法律漏洞的限界、 意義與原因…………………(1413)
第四節(jié) 法律漏洞的類型…………………………………(1421)
第五節(jié) 法律漏洞與幾種近似情形的邊界………………(1429)
第八章 法律漏洞的填補方法………………………………(1435)
第一節(jié) 法律漏洞的認(rèn)定與填補…………………………(1437)
第二節(jié) 類推適用…………………………………………(1448)
第三節(jié) 法律擬制…………………………………………(1462)
第四節(jié) 目的性限縮………………………………………(1467)
第五節(jié) 目的性擴張………………………………………(1478)
第六節(jié) 領(lǐng)域漏洞的填補…………………………………(1492)
第九章 裁判方法與裁判風(fēng)格………………………………(1505)
第一節(jié) 裁判理由與法律解釋風(fēng)格………………………(1507)
第二節(jié) 判決異議制度……………………………………(1551)
后 記…………………………………………………………(1563)
本書總15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