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腦子里嘀咕了很久的題目。每當(dāng)看到喜歡的或者不怎
么喜歡的文章,都會想到它。中國古代人寫文章是很講究的,現(xiàn)代人好
像已經(jīng)投了那分興致,有味道的文章于是也就稀罕了!恫枳分
受到歡迎,我想可能是它散發(fā)的某種“味道”吸引一些人.
這味道大概就是那種透著自然與恬淡的談吐。思想、見解自然是
主要的,情感和意趣亦不能少。寫文章看文章是累人的事,談話、聊天
則被看作休息和放松.然而有意思的是,不少大作品竟然就是這么聊
出來的。自古以來就有“筆談”之說。北宋時期的科學(xué)家、思想家沈括就
有著名的<夢溪筆談}。筆談就是用筆說話。把自己的文章或書籍名之
曰“筆談”,不過就是為了拉近和讀者的距離,有直抒胸臆不修飾不做作
的意思。我們這本小書叫它“茶座”,其用心亦在于此.希望社會學(xué)界以
及對社會學(xué)乃至社會學(xué)所關(guān)注的社會現(xiàn)實有興趣有見解有話要說的朋
友,能在這個不大的地方談天說地,一吐心曲。眼下這兒好像不缺少斯
文,缺的可能是一點直接,一點痛快,一點小中見大,幾分幽默和熱鬧的
氣氛.
宋代大詩人楊萬里對什么是詩有他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詩要去
文,去意,去理。很玄。我們《茶座》的文章怕是除了再“有”點什么外、更
需要的也可能是“去”點什么吧!
我喜歡聽大師講座,又特愛和百姓拉家常。我總覺得二者有一個
相通共有的東西,那就是真切和樸實。大師之大,好像不僅在其高深.
還在于他能把高深化為平實,用最簡潔最普通的語言把自己的主張說
給人們聽。這里面肯定會有例外,但至少我看到的和我能理解的大師
是這樣的。百姓的家長里短,那是近乎赤裸的,更令人陶醉。我想我們
的<茶座》里應(yīng)該彌漫著這樣的氣息。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