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列春 ]——(2011-7-27) / 已閱18263次
[8] [美] 阿爾蒙德: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
[9]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46.
[10] [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87.
[11] 朱力: 準市民的身份定位[J], 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 2000(6):113-122.
[12]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卷[M],張雁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1.
[13] [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10.
[19] 任強:中國封建法再認識[J],法學研究,2006(2):138-144.
[14] A.Giddens,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y,London:Hutchinson&Co.Ltd,1973,p.103轉自劉欣:當前中國社會階層分化的制度基礎[J],社會學研究,2005(5):1-25.
[15] [英]:倫納德.霍布豪斯:社會正義要素[M],孔兆政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08.
[16] 江平:法律:制度 方法 理念[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5(3):1.
[17] 魯品越 駱祖望:資本與現代性的生成[J],中國社會科學,2005(3):59-69.
[18] 張翼:中國城市社會階層沖突意識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2005(4):115-125.
[20] [古希臘]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M],吳永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117.
[21] 張文顯:當代西方法學思潮[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38.
[2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275.
[23] 衣俊卿:現代性的維度及其當代命運[J],中國社會科學,2004(4):13-24.
[24] [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 :尼可馬科倫理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95-97.
[25] [法]馬克.布洛赫:封建社會(下卷)[M],張緒山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713.
[26] 張乃根:西方法哲學史綱[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22 .
[27] 徐越賓 張秀蘭:中國政府在社會福利中的角色重建[J],中國社會科學,2005(5):81-92.
[28] [美]羅斯科.龐德:普通法的精神[M],唐前宏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9.
總共3頁 [1] [2] 3
上一頁